大诗界论坛网刊2月号

(总91期)

 主 编:卢兆玉
 副主编:山城子
     王 芥
 编委:与诗为伍
    沫若使者
    山城子
    蜀道人生
    天荒一隅
    王 芥
    陈 泯
    阿 洛
    立雪白露
    鸣 之
    庄晓明
    覃乙峰
    哑 榴
    卢兆玉
    易 湄
    鄢爱华
  编辑部
  主 任:哑 榴
  副主任:沫若使者
  本期责编:
     山城子
    哑 榴
    易 湄
 制作:天荒一隅


  发布:2017年2月28日


 

 


洛夫研究 《午夜削梨》解读 (外一则)/ 庄晓明

 


   1981年6月,洛夫出版了他的第八本诗集《时间之伤》,卷首的“汉城诗抄”17首,是76年访韩时的作品,然而,它绝非一般的风景旅游之作。对亚洲史有所涉猎的读者都知道,韩国的历史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难以分割的链接,这种文化背景的交错,叠印,本身就是一种魔幻诗境。而眼下的异域之痛,与自己的切肤之伤,毕竟还隔着一种地理空间的距离,从而使得诗人有足够的从容来品味自己的“时间之伤”。总之,可以说是一种命运的安排,促成了几首好诗的诞生。下面探讨的这首《午夜削梨》,或许不是洛夫自己最为喜爱的,但因为它与美国现代伟大诗人斯蒂文斯的《两只梨子的研究》同为写梨的名作,体现了东西方两位大诗人各自的诗学追求,而构成了一个别有趣味的比较文学话题。

  一
  教育学小品。
  梨子不是六弦琴,
  裸女或瓶子。
  梨子不像任何别的事物。
  
  二
  黄色的形体
   由曲线构成。
  鼓向梨顶。
  泛着红光。

  三
  它们不是平面。
  而有着弯曲的轮廓。
  它们是圆的,
  渐渐细向梨柄。

  四
  它们铸造出来
  有蓝色的斑点。
  一片干硬的叶子
  悬在柄上。

  五
  黄色闪耀,
  各种黄色闪耀着,
  柠檬色,桔红色和绿色,
  在梨皮上盛开。

  六
  梨子的阴影
  绿布上的湿痕。
  观察者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
  看见梨子。
    ——《两只梨的研究》 斯蒂文斯
    
  冷而且渴
  我静静地望着
  午夜的茶几上
  一只韩国梨

  那确是一只
  触手冰凉的
  闪着黄铜肤色的
  梨

  一刀剖开
  它胸中
  竟然藏有
  一口好深好深的井

  战栗着
  拇指与食指轻轻捻起
  一小片梨肉

  白色无罪

  刀子跌落
  我弯下身子去找
  啊!满地都是
  我那黄铜色的皮肤
    ——《午夜削梨》 洛夫

  斯蒂文斯曾有这样的名言:“一个人在摈弃了对上帝的信仰之后,诗就是取代这一信仰的拯救人生的实体。”而洛夫终生所推崇的“禅诗”,“禅境”,实际上亦是指向一种生命的觉醒与超越。所以,东西方的两位大诗人都是诗的虔诚信徒,终身服役于诗歌,而鲜作其它文体的尝试。他们的伟大诗篇,甚至每一首诗,都是一种对世界的探索,并在此诗思过程中,达到一种超越与快乐。在具体的诗艺探索旅程中,两位大诗人都是由本质上的浪漫主义者,经超现实主义的洗礼,然后走向各自的诗歌至境——在这至境中,他们仍有着相通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禅境”。实际上,斯蒂文斯最受中国读者欢迎的诗,如《观察黑鸟的十三种方式》《坛子的佚事》等,就极具东方色彩。虽然我的手头没有斯蒂文斯直接受中国诗歌与哲学影响的资料,但他的诗的简洁的笔法,凝练的意象,深受当时的庞德的意象主义的影响,则是不争的事实。而庞德的意象主义,无疑来源于中国古典诗歌,不仅极大地影响了西方现代诗歌,而且反过来又给中国现代诗歌以深刻的启迪——这种时空交错的碰撞,在大诗人身上屡见不鲜,并带来他们的黄金创作。下面,我们先来品尝斯蒂文斯所收获的梨子:
斯诗的第一节以“教育学小品”这样轻松,平易,隐含某种传教意味的方式起首,并在某种程度上幽了传统一默——你怎能想象雪莱或丁尼生以这样的方式启动一首诗!随后,诗歌进入了具体的“教育学”:在传统的诗境中,梨子的丰满,常令人联想到一个坐着的裸女的体型;梨子平视的几何形状,又仿佛一张弹奏着恋曲的六弦琴。而现在,诗人一一否决了它们:一只梨子就是一只梨子——这里,诗人不仅清除了梨子的传统诗意,还意味着一种现代诗歌的诞生。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一只梨子,太普通太熟悉了,作者似乎也认同这一点。随后的几节,他不厌其烦地从形状,色彩,全景,局部,乃至细节,像一位油画大师一般,精心地描绘出了一只熟悉不过的梨子,置于读者面前——他描绘的如此耐心,细致,就好像“教育学小品”的老师对着一群懵懂的小学生似的。或许,传统诗歌的读者早就不耐烦了,但是,请安静,诗篇的开头已提醒过了,这是一首“教育学小品”——一个多么精巧的设局,轻松地化解了读者心理的不适。
  发展至此,这节课似乎要结束了,一只完整并显得真实的梨子已经成型。然而,诗的最后一节,突然峰回路转:

  梨子的阴影
  绿布上的湿痕
  观察者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
  看见梨子

在一块日常的绿布上,一只梨子必然会因为光线投下影子——这投影不仅使诗中的梨子,取得了一种立体的效果,显得伸手可触,为最后的两句“观察者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看见梨子”的反讽,设下预埋。而且,这绿布上的投影,更是在人们自以为是的对一只梨子的认识中投下的阴影,使得读者的思路突然潮湿,陷入沼泽——在对世界或一只梨子的认识中,人类只能不断地接近一只梨子,或在诗中创造出一只只梨子,却永远无法抵达一只真正的梨子。最后一节诗之前,诗人与读者是站在同一角度观察梨子的,并似乎取得了一种默契,而现在,诗人突然从这一角度跳了出来,指出这一观察过程对“梨子”的不可抵达,是失败的。但在另一意义上,诗人与读者却都成功了,他们得到了一次愉悦的诗思过程,在诗中得到了一只真实的“梨子”——这亦是斯蒂文斯所追求的诗歌理念。“观察者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 看见梨子”,其在诗尾的效果,有如中国禅师的棒喝,将读者恍惚间引升到一个新的诗境。
  我们再来看洛夫的《午夜削梨》,首先,我要指出一个有意思的位置调换:风景小品,原为中国古典诗人所长;戏剧叙事,则为西方诗人所擅。但在这两首关于梨的诗中,斯蒂文斯的诗如一幅静态的油画小品;而洛夫的诗则似一幕勃朗宁式的独白——

   冷而且渴
  我静静地望着
  午夜的茶几上
  一只韩国梨

与斯蒂文斯一般,洛夫以一种外科医生般的冷静,开始了一首诗的启动,并且几乎终篇都保持了一种这样的节制,审慎。至于洛夫此刻所面对的这只梨子,也颇有斯蒂文斯的味道:它不是美国梨,不是砀山梨,而是一只纯粹的“韩国梨”。首句的“冷而且渴”,给人以这样的感觉,似乎这幕诗的戏剧场景,不是某个具体的房间,而是一片没有围墙的秋风旷野。

  那确是一只
  触手冰凉的
  闪着黄铜肤色的
  梨

这一节,继续从触觉、色泽上深化秋天的凉意,并将这一只韩国梨电影的特写镜头般,置于读者案前,占据了读者的全部视线。“闪着黄铜肤色的/梨”,仿佛国画大师的一笔点染,意境全出,然后,诗人笔锋一转,切向梨子的内部,并由此与斯蒂文斯分道——斯蒂文斯仍继续油画师般描绘着那一只梨子的外观,直至最后两句,才重音现身,提醒并提升读者。这节诗中,即使诗人还没有取出削梨的水果刀,那映衬梨子的“冰凉”“黄铜”等冷性词语,就已给人一种刀锋森然闪出的感觉。

  一刀剖开
  它胸中
  竟然藏有
  一口好深好深的井

这一刀剖出的梨核,以“胸”称之,显然有着深广的暗示。它所包蕴的“深井”的意象,在全诗的重要位置,有类于斯蒂文斯诗的梨子的“阴影”,只是一个向内深入,一个向外延伸。但它们在词语的阴性,冷性,不确定性,及深广的暗示方面,都是相似的。这只梨核的过去,显然已经历了难以计数的岁月,春夏秋冬的轮回,才有了眼前的这一粒粒的沉淀;它的未来,或许是又一次的绽芽,抽绿,开放出美丽的花朵,再形成一个“胸”中的核,无限地轮回下去。或者,被一柄偶然的刀切断,逼入另一个的歧途与另一种的循环……总之,是一个时间的黑洞,一个深不见底的井。而当这样的“深井”与“黑洞”,指向一种人的命运的时候,个体的人如何能够不战栗:

  战栗着
  拇指与食指轻轻捻起
  一小片梨肉

诗的戏剧性场景发展至此,将读者的目光聚焦于诗人削梨后的“拇指与食指”之间。研读这首诗时,每及于此,我都要联想到周邦彦的“纤手破香橙”与它的戏剧性诗境——只是一个在恋情浓的几乎化不开的锦幄;一个在似乎没有围墙的森冷秋夜。这两首诗的完整的戏剧性场景,及铺陈,纵深,跌宕,回旋的完美结构,在新诗与古典诗中,都是不多见的。而诗人此刻战栗着的心境,对着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这一小片“梨肉”所感的锥心之痛,实有若鲁迅先生的“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由知?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在这人类存在的“黑洞”与“深井”之上,无奈的诗人只能痛楚地喊出一声:

  白色无罪

这一声呐喊,仿佛刀锋挑破了最深的岩层,而引发的一句火山喷发。白色的梨肉,洁白的无辜,为何总是如此的遭遇——而人们的日常无动于衷地削食着一只只梨子,可曾想到自身也是一只梨子,为一种命运所削食着,而失去自己惟一的保护层……念及于此,诗人不由

  刀子跌落

全诗的戏剧性至此,达到高潮,亦由此进入了最后一节——

  我弯下身子去找
  啊!满地都是
  我那黄铜色的皮肤

是寻找失落的刀子?还是寻找失落的灵魂?这里的“我”,不仅是指诗人自己,亦代表着人,人类。而之所以用“我”,既是戏剧性诗境的需要,更是给读者以一种无可回避的痛楚感——因为这痛楚就来自这眼前站立着的诗人,一个赤露着流血的灵魂。至于那落了一地的“黄铜色的皮肤”,它们还是“我”的一部分吗?它们很快就会象削去的梨皮一样,干瘪,萎缩,最终被时间扫除到某处无以名之的角落。
  这首由诗人(人)与梨(自然)的互动关系,来探讨一种人的存在状态的诗篇,到此结束了,它与斯蒂文斯的诗一样,在由“梨”引发的诗思中呈现出一种高远的哲学,并把读者引领到一个了望塔的高度。但洛夫的诗境是否就囿于此了呢?在中文里,“梨”与“离”还是同音,中国的家庭或情人在吃梨时,都不会用刀把梨从中分开吃,因为那意味着分离,永别。而洛夫诗的一开始,就把这只“梨”定义为“韩国梨”,令我们联想到无情的三八线,将朝鲜国土一剖两半的国难。再由此联想到诗人自己的国度,亦被一湾浅浅的海峡残酷地分割,数十年骨肉分离。因此,这“满地都是”的“黄铜色的皮肤”,更是一种命运的遗弃,历史的遗弃,是一出人类的悲剧。这一切使洛夫的这首诗,一下子越出斯蒂文斯纯诗的天地,而具有了一种史诗的品质。

*诗评 “散步”与抵达

——张堃短诗《散步》解读

张堃先生是一位短诗大家,且是大器晚成。他1948年出生于台北,1980年才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处女诗集《醒,阳光流着》,但随即因忙于谋生,举家移民美国,奔波于世界各地,歇笔多年。至2007年,才出版了他的第二本诗集《调色盘》。或许,是因为卸下了生活的重负,随后他写诗的频率不断加快,在一般诗人已经诗兴阑珊的花甲之年后,2012年出版了诗集《影子的重量》,2016年出版了诗集《风景线上》。如果说,张堃的前两本诗集《醒,阳光流着》《调色盘》还有着某种摸索的痕迹,那么,后两本诗集《影子的重量》《风景线上》,则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迅速成熟,并形成了令痖弦先生称道的“清寂,萧散”的独特诗风,成为华语诗坛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散步》一诗,选自诗集《影子的重量》中的《散步小集》第一首,虽只有短短五行,却是一首难得的佳作,它不仅标志着张堃“清寂,萧散”诗风的成熟,而且表明,“清寂,萧散”这一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魅力的语境,在新诗中有了清晰的回声。
  曾经奔走在大江南北的脚
  现在漫无目的地走在
  行人道上
  鞋声轻了许多
  拖在身后的影子却重了
清寂,萧散的诗风,是如此地适合着一位诗人孤独的散步,它们的相遇,似乎就是为了成就一首节奏舒缓,从容的好诗。当然,一般而言,散步并没有什么抵达的功利性目的,随便找一个借口,都可以成为上路的理由。然而,一个诗人的散步,与一个碌碌红尘中人的散步,还是有所不同的,他可能另存两种散步状态,一种是有意识的,为了逃避身后闹市的喧嚣,飞尘,而踏上一条乡间小道,享受徐徐清风的抚慰;另一种则是下意识或潜意识的,行走中突然拐入一条僻静小巷,幽幽寻去,仿佛自己在这儿失落了什么。张堃的散步,应该这两种可能都有。他的散步是如此舒缓,从容,似乎只要我们在后面稍稍赶一下步子,就能贴近他的背影。当然,每个读者不一定能随着他的节奏一直走下去,但至少可以在某个时刻,或某种向往中,与他的节奏合拍一段。总之,张堃的步履与节奏,令人羡慕地从“大江南北”的奔波劳碌中挣脱了出来,进入了“行人道上”的“散步”状态。
我们都知道,“行人道”是专为人的行走而设立的,无论是设在马路的一侧,还是划成斑马线横贯马路,那些“熙熙攘攘,为利而来;攘攘熙熙,逐利而去”的汽笛,轮子,都必须避让“行人道”上的行人,否则就是违规。因此,也可以说,当行人走到了“行人道”上,就是进入了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张堃诗中的步履行至此处,在一般的阅读期待中,是可以于一种从容中“见南山”了,路边的小花小草,一位擦身而过的美丽女性,或远处的一幢别具特色的建筑,都可以在此时呈现出来。然而,当张堃的“南山”出现时,我们却有些不认识了,但又并不感到陌生:“鞋声轻了许多/ 拖在身后的影子却重了”。这诗意发现的新的,或现代的“南山”,竟然就在诗人的身畔,随着诗人的步履。并使得诗人脚下的“行人道”,陡然增添了一种浓郁的象征意味,它令人联想到一种符合人的本性的生活,一种可以诗意栖居的时间空间。而那曾经奔波的“大江南北”,则代表了一种碌碌红尘中遗失了自我的不堪回首的人生。
短诗《散步》发展至第二节,就结束了,“鞋声轻了许多/ 拖在身后的影子却重了”,仿佛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禅语偈子,令读者恍恍中好像感悟了什么:“《散步》,一首禅诗,好诗!”然而,出自张堃这样一个生活阅历复杂,又具有现代意识的诗人笔下的禅诗,其诗境诗思,恐非往往引向一种瞬间顿悟,诗境澄澈的传统禅诗那般的简单。张堃先生早年因谋生,举家移居美国,从事国际贸易多年,经年累月奔波于世界各地。因改革开放,而举国一头扎入物欲浮沉的中国大陆,自然亦留下了张堃先生奔波的足迹。一位本是赤子之心的诗人,在如此碌碌红尘中,与精于算计的各类商人,欲壑难填的各级官员,以及种种世态炎凉的周旋中,必然会因不堪身心的疲累而产生归去来兮的渴望。当他终于回到他的“行人道上”时,心情无疑是复杂的,他遽然发现,由于某种解脱,他的脚步不再像过去那般沉重了,并由此“鞋声轻了许多”;但“拖在身后的影子却重了”,它提醒诗人,你已别离诗意的世界多年,你负“影子”的债太多了,这沉甸甸的债是要还的——当然,诗人亦因此急迫地开始了还债,他不仅写下了包括《散步》的诗集《影子的重量》,仅隔四年,又出版了另一部沉厚的诗集《风景线上》。
在哲学的意义上,“影”与“形”相对,“影”代表着一种精神生活,形而上的追求;“形”则代表着一种物欲生活,形而下的放纵。“影”与“形”依彼此而存,又相互斗争,此起彼消。上一节,我们探讨的“影子”的“负债说”,是从张堃先生过去复杂的生活阅历顺理而来,是诗人刚刚踏上“行人道”时,一种人生的遽然惊觉。然而,一首真正杰出的诗歌,应可以有着多重意义的阐述,《散步》亦不例外。实际上,我们不必将发出顿悟“鞋声轻了许多/ 拖在身后的影子却重了”的张堃,局限在刚刚踏上“行人道”的那一刻,它也可以是在“行人道”上,不断地走下去时生发的感慨。那么,我们现在就进入了这样的一种场景,诗人在这“行人道上”走着走着,他感觉自己的鞋声在不断地轻下去,而随在身后的影子却在不断地增添新的重量——这是一个不断洗涤自己,不断向精神世界转换的过程。由于这不断的洗涤,诗人与“行人道”间尚残留的隔离的鞋底,在趋于消失,而“形”之肉身,亦在不断地失重,以至于“鞋声”愈来愈轻微;而相应的,这“行人道”上的“影”的世界,由于诗意的空间得以不断地开拓,显的愈来愈深广,愈来愈丰厚,以至于感觉“影”的重量愈来愈沉了。然而,这却是一个令人愉悦的“散步”时刻,是普通散步所无法抵达的。
在这样的“散步”中,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都是不会愿意停下自己的步履的。此刻,他不会祈望但丁的天堂,经验告诉他,天堂不会在自己的生命之外;但他也不会下坠,因为他的“影子”的世界,为他隔离了地狱。在前方的某个隐隐可见的极点,他赤裸的脚心,将完全与“行人道”契合;而他的“影子”将愈来愈沉,直至占据了他的全部肉身,并抵达一种永恒。

                   2016年12月31日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