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界论坛网刊

 主 编:卢兆玉
 副主编:山城子
     王 芥
 编委:与诗为伍
    沫若使者
    山城子
    蜀道人生
    天荒一隅
    王 芥
    陈 泯
    阿 洛
    立雪白露
    鸣 之
    庄晓明
    覃乙峰
    哑 榴
    卢兆玉
    易 湄
    鄢爱华
  编辑部
  主 任:哑 榴
  副主任:沫若使者
  本期责编:
     山城子
    哑 榴
    易 湄
  制 作:天荒一隅


  发布:2017/8/27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诗歌 / 哑榴

 


1.灵犀

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名通天犀,有白色象线一样贯通首尾,被看作是一种灵异之物,所以叫做灵犀。灵犀,就像诗歌的触角,也是捕捉器。这有些像搜索引擎,总会在第一时间从浩如烟海的记忆里,像激光一样直接打在你所要寻觅的东西上。这是一种非凡的感触,感知,有些匪夷所思。这时,你要寻找的东西,也许只是一个或几个词语,有些陌生,倏忽发出迷人的光亮,翡翠原石一样出现在眼前。也许只是一个模糊的物像,闪发的鳞片似的一闪而过,正在寻觅正确的词语来表达。那个闪着鳞光从眼前一闪而过的神秘的物像究竟是什么呢?你会悟出她是一首诗的雏形。这是一个迅速孵化的过程,你会找到一只蛋,也许是一块石头,一个词语来孵化。诗人们都拥有这种孵化器。它不是机械的,是灵性的,如生命破茧,说破就破了

2.意像

一个名词会被更多的动词形容词修饰。其外延会不断缩小,其内涵会不断增加。词语是构成诗歌的细胞。词语被修饰被定义之后,便拥有说话的功能。诗句不是简单的说话,而是用意像在表述。先有意,由意去寻像。先有像,由像去觅意。诗歌的原始生发不外乎这两种。意和像的合成才构成意像,它是本体和喻体的和谐统一。如果表述的意义很平凡,但用来表述意义的像很新颖,则诗歌可以成立。反之,如果像是很普通的风景,意义却不同凡响,更加透彻深刻,则诗歌也可以成立。诗歌的确是用像来说话,而且用来表述的像是灵异的,灵性的。

诗歌里的像之所以灵异,充满灵性,实则是生命体的本能使然。万物皆有灵,人是万物之灵长,其灵气更在万物之上,吸纳万物之灵气为我所用,灵气集中生发在个体生命里,与万物心有灵犀一点通。动物,植物,人类,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一些神秘的自然现象都是有感应的,用诗歌的触觉来感知,灵感来捕获,让诗歌成为这些种神秘发现的过程,以期达到与万物万像的构通,显影。声音,色彩,行为动作,都是有主旨意义的,有生存的欲望。这些欲望和主旨在诗歌里即意,表现出来即像。由此可见,诗歌之意,之像,都是生命之蕴含,生命力原始之生发,生命与万物和谐之沟通,对话,统一。说诗歌是有生命的一点不假。


3。现代诗歌的意像丛林

当一种像定义为一种意义之后,也是可以找到像与像之间的相互映射。意像不是单一的一个意与一个像之间的结合,而是一个意与几个像,或一个像与几个意,或多意多像同时生发,构成了诗义的丰富和色彩斑澜。这是有根据的,万物万像互通灵气,人和人骨子里拥有很多相同的东西。

像即意,意即像。像与像的连续派生,产生蝴蝶效应。美感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多意,多像,不是会产生歧义吗?这是一个意与像之间达成共同的默契的问题。意与像的一次结合构成诗歌的单元,如林之木,多个树单元才构成森林。诗歌是意像的森林,那些树木会变幻出人生百相,百味。意像丛林里的树按照作者的意图跳舞,按照统一的节拍,和旋律。意像们纷份跳出来,制造一些动静,和氛围。所有的词语都会受到某种感召,不自觉地如枯叶从地面爬起,跳起舞来。意像丛林里有了诗意的氛围,最神奇的故事,在不可思议的地点,最有价值的诗行从潜意识里流出来,像神在说话。最美丽的诗行不是你预定的,而是在诗意氛围里,灵魂的自觉行为,开天辟地鬼使神差就蹦出那么一句。

庞大的诗歌丛林里,沒有一株完全相同的树,即使是重复。诗歌意像的纷呈上影,让诗歌变得无限可能。


4发现的词语

诗歌的生存法则,是发现,千百次发现。哪里有这么多发现呢?想像,洞开脑颅的想像。万物之灵气也是富有创意的,人类未知的领域总在随着己知的圈内不断扩大而扩大外圈。万物也是心灵互通的,万物构成诗歌之像,万灵构造诗歌之意。万物之物与物,物与灵,灵与灵之间相互对比,映射,发现不同与相同之处,这也是一首诗与另一首诗之间的差异。诗歌的共性和差异也是如此,只不过是意与像,意群与像群,像群与像群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这也是诗与诗,诗人与诗人,流派与流派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沒有完美的意像群,其森林与人间所见森林并无二致,这样的诗便千篇一律,内容注定是苍白的。发现是丛林再生的法则,所有词语都在不断被发现,被发现的过程重新定义,篡改。所有词语都可能成为下一篇诗歌丛林里的原始的主旨,和原石。它所生发的功能意像从原石里解析,呈现宝石的光华,在意像丛林里格外醒目。

5陌生化


一首好诗,除了精确的立意,表意之像,其能否天衣无缝地结合则是成败的关键。诗之新奇在于立意与表意之像的大胆结合。新的意像带来视觉和感官的刺激。其深层结合的原理则是生命的普遍性,各种生命迹象拥有相同的轨迹。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基本形态。由此及彼,由外到内,各种生命形态,意识表现出来的生理物理特征,即生命之原像。

时间,空间,是盛放物像的器皿。将不同的物像放到同一器皿中,派生出新意。你可以说地球是一粒石子,将一粒石子和地球放入同一器皿。构成石子和地球的基本单位是原子,分子。你可以将美女和恶魔放到同一个笼子里,看看下一步会发生怎样的戏剧性效果。一首诗的氛围里究竟要显示哪些物像,这样看你所要表达的旨意是什么。

诗歌的新奇,一定是大胆的构思。将你手中的诗歌元素,和物像重新切割,组装,塞入一场不可预抖和不可估计结果的阴谋。诗歌往往落人旧辙,那么,不妨更大胆地一斧头将这条路砍断,掉入另一个时空去冒险。

6密码

进入一首诗的入口,或通道,是读懂一首诗的关键。诗歌表现情感,通过意像与情感对接来实现。首先这些新奇的意像会带给你陌生感,引起自己的阅读兴趣。其间发生的现像,或自然现像,或人文景观,具有显著的特征。不同丛林用不同密码来解说。密码是人与自然,人与人进行对话的工具。诗歌用密码来进行对话。这个密码是诗人独有的,经过省悟,摸索而获得的。密码是意像丛林里的花语。读懂树,树会开花,读懂丛林,丛林里所有语句都会开花。

7熟悉的


除了我们经历过的,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成为诗歌?我们熟悉,才能写出耳闻目睹真实的东西。离开生活,诗歌什么都不是。排列诗歌就是将经历过的生活重新排列一次。除了我,我再也写不出任何东西,因为,我没有经历,我不懂,我不知道怎样说,怎么开口。在生活里不能说,不能哼声的,在诗歌里,可以嚎啕。在诗歌里发泄之后,还要将卑微的生活继续。在诗歌里说出的东西,在现实生活里不一定要说,因为你在诗歌里哭泣有诗人在听。在现实生活里你得忍受,闭口不谈。因为聆听者不是诗人,是会误读你的人,是会迅速伤害你的人。

8入口


进入一首诗的入口,或通道,是读懂一首诗的关键。诗歌表现情感,通过意像与情感对接来实现。首先这些新奇的意像会带给你陌生感,引起自己的阅读兴趣。其间发生的现像,或自然现像,或人文景观,具有显著的特征。不同丛林用不同密码来解说。密码是人与自然,人与人进行对话的工具。诗歌用密码来进行对话。这个密码是诗人独有的,经过省悟,摸索而获得的。诗人是密码的携带者,和创造者。诗歌通过密码相互交流。密码是意像丛林里的花语。读懂树,树会开花,读懂丛林,丛林里所有语句都会开花。



9诗歌是心灵的镜子

为文字而文字,就像本末倒置。我们的文字里,都要有一个活生生的活着的人,而不是文字的僵尸;谁都爱惜自己的身体,熟知自己的身体。文字从身体出发,从熟悉的地方出发,浇灌我们的身体。文字是身体里的泉水。我们的诗歌里,都要有一个有血有肉善于疗养生息的高级动物。首先要,然后才会吐出口中的芬芳。

文字是自由的,从身体和脑海里流出来。随心所欲流出来。这样,活着,写字或写诗,无所压抑,流露出真情实感,也如泉水一样清澈,照亮我们的灵魂。要让文字丰富,首先要活出滋味;要让诗歌出彩,首先让心灵透亮。

10现代诗的韵律

诗的香来自于诗意,诗香的散发,依赖空气分子作为传媒。那么,什么样的风,借助这种风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这首诗就有什么样的节奏。细腻的思想感情自然是柔风细雨,粗粝的思想感情也不缺雷电交加。和谐是立文之本,若天然为上。好的诗歌注意营造自然气氛。如同天籁之音生于无形,涓涓细流不引自来。节奏是诗歌的脉搏,或舒缓或紧张,一切按照诗中思想情绪的波动而变化。强烈情感意境或思想,这是诗歌的灵魂。如果一首诗不能表达强烈情感意境或深刻的思想,即使有韵律,充其量也只是顺口溜。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应是一脉相承,气韵相连的。在诗歌的一行之内顿挫有致,行与行之间音律相生,段与段之间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一首诗读下来真如滔滔江水,回肠荡气,一发不可收拾,肆意汪洋。

现代诗向诗人提出了更高更符合现代审美意识的要求。改变旧体诗的那种韵律要求,摒弃的仅仅是格式化的形式的东西,绝非韵律本身。如同现代流行音乐,现代舞,自然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11真实


每一只“丑陋”的茧里,都会蜕化一只“真实”的蝴蝶。蜕变出壳,粼粼飞起。金龟子一样浑身熠熠闪烁着奇异的光彩。什么茧里能飞出未来的大诗人?这可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我们现在还是要吃饱,睡足。做一只大大的胖胖的青虫。
孩子的屎尿,比说出假话的人,舒畅多了。 至少,不用,憋。 我们就要保持如此,该干啥就干啥,说啥就说啥。 活到哪,不要委屈自己。对,就是真实。只有真实,自己才不会“空”掉自己的躯壳。我们的皮囊是有限的。不应当装入更多的虚无之物。 装入一个真实的“我”,不怕笑话,够本了。

12诗歌的肌理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肩足膝并用,奏刀騞然。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方得熟能生巧,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我们自己的身体里也有一头思想的牛,只有顺从思想的来路,摸透思想的脉络,肌肉和骨头要分离清楚。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解剖自己,进而解剖别人,将一切痛苦的疙瘩从体内彻底清除。生活也一样,要有一个准确的切入点。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生活的纷繁杂乱也有内部的秩序和规律,游戏是有规则的。只有摸清这些规律,了解这些规则,才能懂得自己这把刀子该往哪里使劲!庖丁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就十分警惕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