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云抱的几首诗

   


    [双击滚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观云忘我

  四季民谣

  一、春

  一个过路女子
  让我想起
  大地是怎样饱满起来的

  天空座落在枝丫上
  作淡泊状
  而你,始终一语不发
  手,作期待的枝丫状

  玉兰花挂满枝头
  你的一瞥眷顾
  让那花朵
  保持住一种向上的白

  二、夏

  把石头堆成燥热状
  你端坐其上

  你将日常生活
  抽象化,然后
  手握一顶多余的帽子

  我羡慕
  那些石缝间的野草
  它们绿得自然
  不因你的俯视而局促
  也不因迎春花的相伴
  而迷失天涯

  你说,让不如意处
  都曲径通幽吧

  三、秋

  秋是此岸之物
  你毫不置疑

  你故意扭一扭身段
  就慌乱了秋水的尺度

  我近乎失去知觉的
  奢望你去印证
  彼岸的那份真实与生动

  你说,不妨再靠近一些
  何苦去做一个落魄的书生

  四、冬

  两棵树,冷的
  想成为一棵树了

  你是它们共同的
  最柔软的那部分
  虽然你
  早已面无表情

  空气
  第一次这么干净
  晴朗的
  现出粗糙的树皮

  你说,这是生活的刻度
  值得依赖,靠着踏实

  2009.12.15

  这是云抱应邀注册中成后的首个贴子。初读时有些郁闷,知是云抱新作,但感觉不同于以往,云抱诗风大变否?所以静观。后读到穆桂荣的同题,方知是临屏之作,难怪有些做作。但四季而状形为四季女子,或女人的四季,倒也别出心裁。只是暗合于性爱,故而不够通达。是为不畅。           
  12-21日



  雪在路上(组诗)

  一、雪在路上

  听说明天有降雪
  窗户啊的一声
  关的更紧了

  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
  我是偷窥者,那几棵槐树
  早已放荡的没有叶子了

  我细数着温热的心跳
  如同雪的步步紧逼
  眼眶,在席卷的承诺里越陷越深


  二、饮

  饮这个动作
  徘徊在我的身体里
  并一直警惕
  你的出现

  你是无从报复的
  假想敌
  似一道妩媚的闪电
  垂涎着滴滴难舍的口感


  三、令人置疑

  坚持到最后
  一棵树,终于陷进
  空洞无物的泥潭

  你说,这是假象
  轰轰烈烈的前奏曲之后
  任何矜持都会缴械

  也许是不着边际的置疑
  束缚了我
  也许是劳累的积雪压弯了我

  我要在春风中恢复挺拔
  恢复一泻千里的咆啸
  如同月光,迢递万水千山而来

  2009.12.13

  隐喻是这首诗的主要特色,与含畜不同,与蒙胧也不同,含畜是一种暗示,蒙胧有点若隐若现,但本篇中所表达的却非常明确,只是隐喻或借代了而已。不过因为雪在路上,还没有下下来,所以也就没有现场感和真切感了……如诗中所说的假想敌、假想。此外,《雪在路上》的三个小标题也有问题,有强行插入的感觉。



  红颜

  在那个夭折的故事里
  我们不期而遇了

  你优雅的
  收敛了翅膀
  给我
  一个可以暖冬的微笑

  稀薄的暗示里
  你一再迂回
  那个字
  可以让你的掌心荒芜
  也可以让你的掌心潮湿
  你就是不说

  你厌倦了
  涂脂抹粉的礼数
  你只相信
  那指尖上的一颤

  你说,满眼风物
  又有几处可以入怀
  你说,清澈的泪滴
  不过是回首往事的印花税

  我无言以对
  我的脚下
  只是一个无名的驿站
  你的故事
  却早已驰出很远很远 

  2009.12.17

  红颜薄命,或红颜知己,但此篇都不是。薄命还未写到,知己,连诗人自己都没有定位
  “我的脚下/只是一个无名的驿站”所以他人如何知之?因此这个红颜代指女人,而且是那一类女人,说诗人一时的相好也无妨,相比于上文的驿站,一句“你的故事/却早已驰出很远很远”就足够了……或许是萍水相逢吧。



  无从完美

  栏杆冰冷
  北风从这里
  突破
  昨夜的昵喃
  从此陷落

  我和你一样
  洗脱不了
  迷乱的情罪
  迟疑中
  婉约派的月光
  拾级而上

  你转身而去
  那情景
  有多少唐诗宋词的功底
  也不能注解

  有多少纠缠
  有理由
  你的背影
  是一场猝不及防的寒冷
  冻僵了
  所有抚摸的念头

  我不想原谅自己
  无从完美的
  为什么总落得说谎的罪名
  如同完美的
  总落得半梦半醒的感觉

  2009.12.21

  此篇应是四首中最流畅的,诗人在这里什么也顾不得了,只想把自己的想说的都说出来,尽管用了婉约之词,用了唐诗宋词的功底,但那不是行文,而是指情罪迷乱时我们(此所应是两个人)的婉约之姿,“你”转身时的倩影,诗却是非常现代的直接。“我不想原谅自己/无从完美的/为什么总落得说谎的罪名/如同完美的/总落得半梦半醒的感觉。”诗人是实着地有感了。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中成诗界论坛网刊 发布时间:20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