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诗界网主办


主 编:山城子
副主编:庄晓明
副主编:王 芥
编委:与诗为伍
   山城子
   天 荒
   柴 进
   陈 泯
   阿 洛
   立雪白露
   穆桂荣
   梅边吹笛
   覃乙峰
   卢兆玉
   庄晓明
   王 芥

编辑部
主 任:村姑翠儿
副主任:蜀道人生
副主任:哑 榴
制 作:天 荒

 

               
读你的感觉象春天(外一篇)·江河月

   


    [双击滚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浅谈人生之感悟

  费翔和蔡琴都演唱过一首很动听的歌曲《读你》,我最喜欢其中的“读你的感觉象春天”这一句。

  我常常想:一个人,如果能读懂朋友,那他就一定是一个睿智的人;能读懂爱人,那他就一定是一个理智的人;能读懂自己,那他就一定是一个明智的人。三者都能读懂,那他就等于读懂了人生,他就一定是一个豁达而完美的人!

  ┈┈读好“朋友”是丰富的人生

  读朋友,实际上是读一部百科全书。我认为:每一位朋友就是一本书,所有的朋友加起来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因为一个人所拥有的朋友,不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假如以这个人为圆心划圆的话,就组成了他的生活圈子,就是他的人生百味,就是他个人的小社会。我曾私下里多次研究比较过我的朋友,我发觉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即使你想要把一些朋友归类,也只能是大致上的,没有完全等同的。无论是脾气性格,还是聪明程度;是文化底蕴,还是欣赏水平;是世界观还是人生观等等,都没有完全相同的,没有一等一的。你如果想去对照别人,我可以绝对地说,任何朋友都有在某些方面强于你的地方。即使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叫化子朋友,他也有某一方面的长处,譬如说他的耐力就比你要强!所以要向朋友学习,是有学不完的东西的。当然,也不需要把所有的朋友的东西都学来,既不需要,也学不到。我在这里想说的主要是“读懂”(即真正地了解)朋友。谁能读懂朋友,这里面有大学问。我们常说做人难,其实大多是针对朋友讲的。你生活在一个遍布朋友的圈子里,要做好一个人,方方面面要能应付自如是多么不容易啊!虽然要读懂朋友很难,但我认为读不懂朋友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的问题是你应该如何去读。如果你能对待所有的朋友都是象歌词里唱的那样“读你的感觉象春天”,那就没什么问题了。你能对待所有的朋友都有热情、温暖,都有善意、真心,态度象春天生机勃勃的万物,富有朝气与热忱;笑容象春天色彩斑澜的百花,璀灿瑰丽而鲜活;让所有的朋友能够感受到你的真挚与仁义,领略到你的至诚与高尚,觉得你是一个有才气,有义气,不计较小处,豁达大度的人。要达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具备对所有朋友有如此的心态——读你的感觉象春天!如果能这样,那么你的朋友就会有很多,你的生活也会丰富多彩,你的人生就是丰富的人生!

  ┈┈读好“爱人”是幸福的人生

  读爱人,实际上是读一部报告文学。我认为:爱人是真实与艺术的结合体,是平淡与浪漫的生活交融。要读好爱人,首先是要读好女人或男人,因为夫妻双方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真真实实的人!夫妻双方要正确区分女人与男人,不仅仅要清醒地看到对方性别上的差异,也要看清性格、生理、心胸和认识事物的角度等等方面的差别,要完全读懂是不可能的。但你又必须去读,而且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读好读懂!读所有女人或男人的共性,还要读自己女人或自己男人的个性。我这里要说的是把落脚点放在读自己的爱人上。因为你读了女人与男人的共性后,别的女人或别的男人的个性可以简单地读一读,或者可以不读,而自己的爱人的个性就必须读,所以要强调读爱人!谁能真正地读懂自己的爱人?没有很多例证。电视和报刊杂志上也没有很多的介绍,有些零碎的,也不太系统。我想绝大多数人是不能完全读懂自己的爱人的,能读懂就不会两口子相互生气,能读懂就不会相互吵架,能读懂就不会分居或分离。虽然我也听说过夫妻结婚成家后白头偕老,一辈子不闹矛盾的,但毕竟很少,而且在这为数极少的夫妻中,就真的是双方都读懂了对方么?谁能理直气壮地说相互之间都完全懂得对方,理解对方?谁能说一生所做的事都令对方满意?我认为可能性很小!夫妻之间不可能没有计较的时候,只不过是不去特别计较而已。但不闹矛盾的夫妻,也不能说就真的相互读懂了爱人,因为读懂也是有深浅层次的。有的夫妻之间,文化水平与生活品位接近而却有许多磨擦,恰恰相反,反差很大的却相安无事。这相安无事的,也并不是双方都能读懂对方,有的却是并不理解对方的模糊处理。他们的相处,也仅仅是相安无事而已,谈不上层次与情调。

  我把夫妻相处比作“报告文学”,是说真实与品位的结合。报告文学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载体,夫妻相处是真实平凡与浪漫情趣结合的社会分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夫妻如两个原子组合成家庭。结合紧密就不会分开,结合松散就容易在外界的因素影响下破裂而组成另外的分子。真实性反映报告文学需要真实事实,夫妻相处也需要真诚真实;文学性反映报告文学的价值观与品位值,夫妻相处也需要浪漫性与和谐值。

  如果夫妻双方都能把对方当作一部作品,相互欣赏对方的优点,融洽相处,遇事都用最好的心态去面对夫妻间的每一天的生活,处理好夫妻间的每一件锁碎小事,那建立和谐家庭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要做到这一点,夫妻双方就要在每一天生活的开始用“读你的感觉象春天”那样去善待对方。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幸福的人生!

  ┈┈读好“自己”是快乐的人生

  读自己,就好象是读一篇叙事散文。我喜欢常用“人贵有自知之明”来警示自己,可我认为并没有好好地读懂自己。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以为是的一面,包括我自己。无论说话或做事,只要自己作了,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即使是说错了或者做错了,总能找出理由原谅自己,认为在当时的环境下应该这样或那样做。

  人要能够跳出自己的躯体与心理之外来看自己读自己,冷静明智地解剖分析自己,那才是一个真正的高人!但人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能够正确地读懂自己,所以常常做出糊涂事来。事后再回想,头脑会清醒一些,有的还可以吸取教训,下不为例,可有的却后诲也迟了,来不及了!一生不犯错的人是没有的,只不过有大错与小错之分,谁能保证自己一生行为都是最好的?不可能!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作为一个人,一个有头脑有思维的人,就必须时常读一读自己。自己有多聪明,有几多知识,有多大能耐,即使是跳起脚来摘桃子,又能跳得多高??????自我认识是做好一个人的基本点,自己能正确估价自己,就能为自己找到并放在一个适合于自己的位置,在交结朋友上,就会有适合于自己的朋友圈子;在处理问题上就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在工作、生活设想上就不会好高骛远,规划就会切实可行。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就不会做出太糊涂的事来,即使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而做错了事,也不会出大错。正确认识自己,也不能悲观地去认识,要站在一种积极向上的角度去认识,自己的缺点要冷静在看到,要用人生修养去覆盖它;自己的优点要清醒地认识,要在为人处世中发挥它。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读自己,把“自我”当作歌词中的“你”,同样也适合“读你的感觉象春天”!只有这样,你才是一个明智的人。一个明智的人的一生是不会出大错的。不出大错的人,就不会背大的思想包袱,生活就顺心快乐,就会拥有快乐的人生!

  读人生,就要读朋友、读爱人、读自己。这三个“读”实际上指的是认识了解。真正要学本领、学知识,当然还要读书,要努力涉猎古今中外的文化宝库。从我国文化历史上看文人学者,我最崇拜孔子与庄子。他们是古人中能把人生读得最好最深刻的人。但是不是完全读懂了人生呢?我以为还不能下这个定论。孔子是儒学鼻祖,他读人生有睿智,但他的睿智中还是带有一点“迂”;庄子是道学宗师,他读人生也有睿智,但他的睿智中还带有一点“透”。所以他们自己的人生也还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人生有谁能完全尽善尽美呢?回答是否定的,即使是过去的封建皇帝也一样!所以说谁也不敢吹牛读懂了人生!我认为这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人能把其中的一部书读懂就很不错了,可以称得上是奇人了!我觉得人生本身就是一部无字天书,可以凭你的想象与感觉去读去理解,人生这部书的篇幅十分有限,每天翻一页就会少一页,而且你还不可能去重复读。想要一次完全把它读懂,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相信古人所说的“人无完人”,这话是富有人生哲理的。

  可是我们回过头来想:人生有必要完全读懂吗?完全读懂了又能怎么样呢?!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但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你应该如何去读!我认为“读”的心态很重要,感觉很重要!什么样的心态最好?那就是用积极的心态去读为最好!什么样的感觉最好?我认为就是《读你》中的这句歌词“读你的感觉象春天”,这种状态最好!这是美妙的状态,和谐的状态,蓬勃向上的状态!但愿人与人之间相处,每一个人为人处事都有这种心态——读你的感觉象春天!

池塘蛙声

  大山里的池塘,有鲜为人知的风景!

  我家后山的背面是一条小冲。小冲大概只有三百来米见长。冲子的上面靠山麓的地方是一口池塘。

  那年,我刚刚大学毕业回家,安排的工作还没有落实到具体单位,中间有一时段空档。老爸说趁我在家,请点劳力挖泥拌土,扮点砖将老屋维修一下。我赞同老爸的意见,问老爸打算到哪儿扮砖,老爸说,后山那池塘靠山的那边土质很好,就到那儿吧。我觉得也不错,那儿的土质非常细腻,赤脚踩在上面挺舒服。于是便在那池塘里靠山的那一边上扮了几千口砖,顺便也把池塘扩大了一些,挖深了一些。

  因为那池塘是我们家的领地,如何打扮,任老爸随心所欲。维修房子后,池塘里的砖搬掉了,池塘也就空了下来。老爸觉得空在那儿是一种浪费,于是在池塘里栽种了几株莲蓬,并蓄满一池塘的水,放养了一些鱼。

  池塘三面环山,向着小冲那边是一条比较宽实的堤坝。堤坝上栽了三棵柳树,一株杨树。池塘边上,南北靠山的两面,坡度比较平斜,也有不少杂树杂草,因为杂草多,鱼食就多,所以这里也是鱼儿自然天成的好乐园。原来扮了砖的那边,老爸修理了一下,山堪整理得很有特点,上边开了一条小路,路基靠池塘这边栽种了一排整齐的油茶树。

  这儿的景色,可以说是别有一番风味。不说初春之时,塘堤上,杨树儿长出新叶,趾高气扬;柳枝儿吐出嫩芽,千丝万缕。不说仲春时节,池塘三面环山的灌木丛里,高高低低的杜鹃花,鲜红如锦、粉红如黛,艳映池塘。单点暮春一景,就跟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描写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极为相似!这是大自然巧夺天工,同时又渗透了原生态的人工打造出来的美景!

  布着这景致儿干什么呢?大自然自有它的安排——不知何时,这里聘请来了一群小动物——青蛙,在这儿天天晚上,通宵达旦地开着演唱会。

  首先发现并享受这音乐盛会的自然是老爸。那是他在一个盛夏的晚上,因为看到天要下雨,便去池塘塞坝蓄水,以便池塘下面的稻田免受干旱。他走到塘边,一池塘的青蛙,正唱得起劲。他蓄好水后,便一个人蹲在那里独自享受了一番。后来是不是常去享受,我不知道,也没问过。

  有一年,正值端午节,我回家了。

  老爸告诉我:“今夜,带你到后山池塘边去听听青蛙的呼鸣,去不去?”

  “是吗?”我很好奇。

  “我觉得挺有意思的。看你感不感兴趣。”

  “我还从来没有好好地享受过大自然的天赖之音呢!怎么不感兴趣?”

  老爸告诉我:“池塘里有成百上千的青蛙,从春天开始闹,经过一个夏季,一直延续到深秋,天天晚上,通宵达旦,好不热闹!我在想,它们有可能也是在说话呢!只是我们人类听不懂而已。”

  他还说:去年夏天,有两个“恶鬼崽”(骂晚辈人的土话)晚上捉青蛙吃,曾经打过这池塘青蛙的主意,被我知道了,骂了个狗血喷头!以后就谁也不敢来了!现在,这池塘里的青蛙,年年至少有几百只,甚至上千只。大的碗口大,小的糖粒儿大;青的黄的黑的麻花色的都有。

  老爸的这些话,把我的好奇心提到了嗓子眼,于是,天一断黑,我就催着老爸去听池塘蛙声。

  那一晚,“端午之夜听蛙声”,成了我们父子俩得天独厚的享受。

  青蛙演唱会开始了,我好奇地聚精会神地听了起来。开始,我仔细地听着,静静地分辨着,可总是糊里糊涂,只觉得好听,却听不出什么名堂。

  我就问小声地老爸:“那‘呱-呱-呱’,声音特大的是什么青蛙?”

  老爸悄悄告诉我:“那正是刚刚长成的大‘壮蛙仔’,劲儿好得很呢!”

  我又问:“那‘咕-咕-咕’的沉闷声音是什么青蛙?”

  老爸又告诉我:“那是年纪较大了的‘大石汉’”。

  “那‘唧唧’的呢?是还没长大成熟的‘小蛙仔’吧!”

  “你这鬼崽!”老爸笑了,我感觉出他老人家此时的舒畅心情。

  后来,我慢慢地细听,又听出了许多的不同之处,容易分辨的是大小不同的青蛙,叫声是不同的;种类花色不同的青蛙,也有不同的叫声。同一类型的青蛙,细细分辨,每一只青蛙发出的声音都是不完全相同的。“咕-咕”的声音中有发“果-果”的声音的;“哆哆的的”的声音中的发“叨叨堤堤”声音的,还有与“呱-呱”类似的“怪-怪”之声,以及“叽叽”、“呷呷”之类的大小不同的声音……

  我琢磨着说:“这似同一类型却又有所差别的,是不是有公母之分?”

  我问老爸,老爸点了点头,“嗯”了一声。看得出,老爸正在尽情地享受而不愿多说话。

  我自言自语地又嘟了一句:“那声音浑厚雄壮一点的应该是公,声音尖小一点的为母了。”

  老爸看了我一眼,微微一笑,没说话。

  青蛙不知道有人在偷听,自由自在地表演着,尽情尽兴地发挥着。

  一会儿,万赖俱寂中,“呱--”的一声,犹如天外来客,划破山村夜空的寂静。

  一会儿,“咕—”的一响,跳叫同声,如一石击潭,朦胧中感觉到泛起层层微波。

  一会儿,这边唱,那边和,如男女在对歌。

  一会儿一蛙领引,众蛙和鸣。

  一会儿,此起彼伏,群蛙乱呕,似“大弦嘈嘈如急雨”;一会儿,轻声微呼,喃喃自言,似“小弦切切如私语”;一会儿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描述的音乐感,被这青蛙演绎得如此传神!这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盛会,是来自大自然的天赖之音,好不令人心旷神怡!

  古人在“稻花香里话丰年”的时候,也只是粗略地“听起蛙声一片”,哪能有我听得那么细致,那么真切,那么静心,那么惬意啊!这蛙声,真是有一股震憾人心的力量!

  我忽然想起少年毛泽东的咏蛙诗:“春天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写出了青蛙那一种蔑视邪恶的无与伦比的威慑力与灵气!

  池塘蛙声,是大自然的福音,是大自然赐给我的享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中成诗界论坛网刊 发布时间:2011-3-25